11月2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市場監管總局、海關總署、中國疾控中心、國家食品風險評估中心負責同志就冷鏈食品管理與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預防+全環節”防控措施保安全
據了解,為切實做好物防、人防等方面工作,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于10月30日印發了《冷鏈食品生產經營新冠病毒防控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介紹,《指南》對食品冷鏈從業人員在各個環節,包括裝卸、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如何做好新冠病毒防控都提出了具體要求。要求從業人員要加強日常防護,加強健康監測,主動進行核酸篩查。
據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介紹,為了切實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海關總署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1月8日印發的《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于11月9日印發了《進口冷鏈食品口岸環節預防性消毒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嚴格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所提出的各項要求,就口岸環節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消毒工作作出了具體部署,包括明確口岸環節預防性消毒的工作要求、作業流程、消毒技術規范及配套監管措施。同時海關部門負責按規定開展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的監測檢測,組織指導進口冷鏈食品的進口商、海關查驗場所的經營單位做好口岸環節被抽中的進口冷鏈食品集裝箱內壁和貨物外包裝的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自《方案》發布到24日24時,口岸環節預防性消毒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累計160多萬件,重量3萬多噸,消毒范圍包括被抽中進口冷鏈食品的外包裝、集裝箱、空運托盤、陸運箱式貨車、散貨漁船等。
另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經營司市場稽查專員陳谞介紹,市場監管部門認真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工作要求,積極發揮市場監管職能,強化“人物同防”措施,切實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在國內市場的風險防控,防范新冠病毒通過進口冷鏈食品加工銷售渠道輸入傳播,全面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從及時開展市場風險排查、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持續加強日常監管、落實預防消毒措施及推進追溯平臺建設五方面開展了風險防控措施。
個人防護要做好
針對消費者關心的進口冷凍食品是否能夠放心食用、如何有效避免被進口冷凍食品感染等問題,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與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張流波給出建議:目前為止發現的與低溫冷凍食品相關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搬運和操作環節,并沒有發現因為食用這些冷鏈食品引起的感染,所以消費者不必因噎廢食。第二,冷凍食品的包裝經過消毒后,消費者再接觸這些表面也是安全的,因此總體來說不必過于緊張。
另外張流波還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如果購買的是一些海淘產品,對于這些食品的包裝表面一定要做好消毒處理,做好防護。第二,接觸這些食品以后要認真洗手,做好手部衛生。第三,疫情期間一定要注意,最好吃熟食。第四,處理這些食品時要防止飛濺,避免對周邊環境的污染。第五,處理完食材以后,要對環境、表面做必要的清潔和消毒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