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市物價局副局長蔣正賢做客網絡在線問政,就醫療服務項目收費問題回答了市民的提問,并且對市民關心的核磁共振、社區醫院門診費等問題進行了解讀。
據介紹,在提高醫療服務的同時,青島還大幅度降低大型設備檢查和檢驗項目價格。
蔣正賢介紹,今年以來,市物價局為抑制過度檢查、重復檢查行為,減輕患者負擔,對CT、核磁共振等大型設備檢查項目價格作了大幅度下調。目前,大型設備檢查項目價格已低于成本價。
針對市民反映部分醫療服務過程中材料費和醫療耗材價格高的問題,蔣正賢表示,耗材因材質、規格的不同,價格差異很大。
今年,青島****的三批醫療服務項目價格,除國家允許另外收費的耗材外,大部分耗材均打包入項目價格中,不再另行收費,以此倒逼醫療機構主動控制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耗材的過度使用。
同時,降低了255項大型設備檢查項目價格,降低幅度為5%-50%之間,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過度檢查、重復檢查行為,減輕了患者負擔,讓患者直接得到了實惠。例如,在規范PET/CT局部檢查、全身檢查收費的同時,將核素藥物納入價內,一次檢查就可以降低2000元的核素藥物費用。
檢查費用降低已經不可避免
本次新醫改主打的旗號就是解決看病貴和看病難的問題,要實現兩個目標,在廢除以藥養醫實行藥品零差價等同時,國家著力防止的是以檢查養醫。
5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38號),《指導意見》明確要求,降低藥品和醫用耗材費用、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價格。這意味著全國層面大型設備檢查費用降低已經成為定局。
這將直接影響到醫院收益。
據報道,海南一家醫院的賈醫生舉了個列子,比如心電圖檢查,三甲醫院收費30元。一般一臺設備2萬元左右,以5年折舊算,平均每年消耗4000元。這種檢查操作不難,一般醫生即可,月薪只需2000元,因為同時要負責5個項目以上的檢查,每月費用400元。每次檢查試劑和打印紙1元左右。三甲以上醫院,每天的檢查不少于10人,一年至少有3000人次檢查,還不包括團檢。一年實際費用如下:4000元(設備折舊)+400元×12(人員費用)+1元×3000(試劑費用)+2000元(辦公費用)=13800元,平均每個心電圖檢查費用不到5元,而每個收費30元,利潤為500%。
而降低檢查費用無疑將大大縮減醫院的利潤水平。所以,在藥品利潤因為零差率而大幅縮水的情況下,檢查費用無疑將是有利支撐,同時降低檢查費用無疑會大大增加公立醫院的壓力。所以醫院執行并不積極。
同樣是山東,據齊魯晚報報道,審計部門審計發現,89家試點醫院未按規定降低高值醫用耗材、大型醫用設備檢查和治療價格,有的甚至不降反增。如乳山市人民醫院更新核磁共振和CT設備后,兩種設備的住院人均檢查費用分別增長了250%和50%。
醫院執行雖然不積極,但是長久來看,在審計部門、物價部門的嚴查下,這畢竟只是少數現象,大部分仍會降價。
重慶某醫院一位負責人對此次降價25%顯得頗為不解:“我對于此次大型設備檢查費下降很不能理解,這樣一來,醫院購買大型醫療設備的成本都沒有辦法收回來了。”
在青島市的案例中,醫院明確表示現在檢查的費用已經低于成本。這對國產器械是個好消息。因為在醫療檢查費用一定的情況下,成本越低,醫院的利潤收益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