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 堅持“研究部署高標準,創建推進高投入,監管過程高科技”,全力推進創建工作。目前,創建工作全面鋪開,進展迅速。
研究部署高標準
一是決策部署高層次。2014年9月28日,濟南市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魯豫、常務副市長孫曉剛、副市長鞏憲群共同研究確定濟南市參加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試點工作。2014年11月21日楊魯豫主持召開市政府第62次常務會議,以提升食品安全整體保障水平和群眾滿意度為目標,明確濟南市創建工作重點,對創
二是方案制定高標準。1月8日,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濟南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市食安辦對濟南市創建評價考核標準進行了細化量化、任務分解,參照山東省食安辦下發的創建考核評價標準(試行),結合濟南實際進行了拓展擴充,考核細則由原來的79條擴展為91條,并在考評要點中新增了“信息化建設和應用”內容。為進一步加大督導檢查力度,完善創建工作機制,市食安辦制定下發了《濟南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督導檢查辦法》,對推進創建工作作出具體安排。
三是動員部署高規格。1月8日,濟南市政府召開創建工作部署大會,楊魯豫出席大會并講話。成立了以楊魯豫為組長,孫曉剛、齊建中、鞏憲群、李寬端、張海波為副組長,二十個相關市直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鞏憲群代表市政府與11個縣(市)區政府(含濟南高新區管委會)簽訂了《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責任書》
創建推進高投入
一是食品檢驗經費高投入。2014年11月21日,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同意4
二是食藥監管所標準化建設高投入。全市基層監管所按照標準配備執法車、移動執法終端、電腦、打印機、掃描儀、數碼相機、攝像機、執法服裝、辦公用品等裝備。11個縣(市)區基層監管所標準化建設共計投入2000萬元。
三是食品檢驗檢測能力建設高投入。推進市級食品藥品檢驗檢測能力建設,加快實施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搬遷工作,加大食品保健品檢驗檢測擴項工作力度,目前已投入10510萬元。推動市級食品檢驗檢測實驗室改造提升工作,通過國家轉移支付投入檢驗檢測儀器設備經費500萬元。同時推動基層檢驗檢測能力建設,采取以獎代補形式補助各縣(市)區共計300多萬元,促進三縣一市兩區綜合檢驗檢測機構建設和基層快檢能力提升。
監管過程高科技
一是全市食品藥品日常監管實行信息化管理。行政區域內餐飲服務單位全部納入許可,準確掌握底數,并將餐飲服務單位基本信息全部錄入電子監管平臺。小飯桌全部納入登記并在網上公示。利用數字化監管系統,對學校食堂、小飯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等嚴格落實季度檢查制度,并及時向社會公示檢查結果。轄區內餐飲業單位量化分級率達到95%以上,并在網上公示。嬰幼兒配方乳粉經營者納入了電子信息化管理,電子追溯系統覆蓋面達95%以上。按照餐飲服務單位量化分級等級實行差別化監管,監管記錄及時錄入監管平臺。
二是全市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實現辦公自動化?h(市)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將監管業務專網延伸至基層監管所,通過專網平臺發布工作信息,指揮協調監管和政務工作。工作人員的辦公計算機只要接入內網,即有權限登錄監管業務專網,及時處理監管業務和日常政務,確保各類監管信息錄入及時、完整、規范。
三是推動食藥監管政務平臺信息化建設。一是完成了市級科技項目《濟南市食品藥品公眾服務平臺(鑒別信息平臺)》建設。二是推動食品藥品數字工程建設,截至2014年底,已完成項目的50%。三是實現全市各級食品藥品監管機構的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建成了覆蓋市、縣(市)區、鄉鎮(街道)三級的業務專網,為全市食品藥品電子監管系統和辦公系統的穩定運行提供保障。同時開發食品流通許可過渡系統,實現了食品流通審批職能的順利交接。四是建成食品藥品移動執法平臺,推動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從PC端向移動終端的延伸,開發了“三小”(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監管信息系統。以市政府政務云計算為依托,以建設食品監管信息化為重點,推動食品藥品監管智慧平臺建設,積極搭建可以實現全市各級食品藥品監管機構以及跨部門數據共享、多環節聯動的全市食品藥品一體化監管大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