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整合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實施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部署加快檢驗檢測機構整合工作!锻ㄖ诽岢,到2015年,基本完成事業單位性質的機構整合,轉企改制工作基本到位,市場競爭格局初步形成。業內預期,上述文件****后,檢驗檢測行業將由國有機構壟斷的局面有望改變,民營檢測和第三方檢測市場將迎來重大機會。
檢驗檢測機構是高技術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加強質量安全、促進產業發展、維護群眾利益、服務民生工程、保障國家安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我國,檢驗檢測認證作為一種資源,70%-80%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擁有政府背景,其資源配置主導權在政府手里。
檢驗檢測認證整合加速,機構更加多元化,市場化發展趨勢更明顯。這將是對我國檢驗檢測發展趨勢最精確的描述。對于此次整合,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加快,創新驅動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檢驗檢測行業將迎來政策支持的重大機遇。整合不是可怕的事情,是好的機遇,如果再加上政策激勵,行業將有很好的發展機會。
目前,我國檢驗檢測行業正在超速發展。據國家認監委預計,2013年檢驗檢測市場規模為1678億元,2014年為2105億元,2015年為2574億元。從今后發展方向看,檢驗檢測認證是國家大力發展的新興服務業,做大做強是發展方向。
在行業高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和市場化改革之下,國內檢測行業中已經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民營企業,與此同時,外資檢測企業也有更多拓展中國市場的計劃。
通過產業模式的形成,整個行業的未來發展預期將出現3個趨勢。
一是檢測機構規;。國際上實力較強、歷史底蘊深厚或者政府背景突出的機構都有向綜合性、規;、全能型機構發展的趨勢。企業一般的需求是一種綜合性需求,檢驗檢測、計量校準、認證認可及標準化服務契合這種需求,所以,國外檢驗檢測機構,如SGS、TüV均發展綜合能力。
二是檢測業務市場化。隨著市場秩序的不斷規范、社會信用體系的不斷完善,政府將檢驗檢測業務更多地轉變為市場化業務。
三是檢測標準國際化。檢驗檢測標準的國際化與多邊互認不斷擴大,區域統一或國際統一的行業質量標準和行業認證體系不斷強化。國際化標準以及全球聯網的檢驗檢測機構恰恰能使廠商經過一次檢驗檢測就能獲得通行多國的證書。檢驗檢測標準的國際統一化使得在標準制定中有較多話語權的歐美國際檢驗檢測機構能夠主導發展方向,在競爭中占據先機。